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以减负实招提升工作实效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2-22 21:58:45

 高阳镇  张亚丽

 

村级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最后一米”,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扛起主体责任、抓好贯彻落实,以实招硬招为村级组织减负、为乡村振兴增效。

去虚向实,集中精力抓主业。“治大国如烹小鲜”,基层一线往往最能体现治理效能。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墙牌子、证明事项过多过滥等问题,使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陷入疲于应付的窘境。“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整治形式主义,既要对“繁文缛节”“牌子乱象”等“常见病”露头就打,也要警惕“线下转线上”“红头变白头”等隐形变异“新面孔”,防止旧病未愈、又添新疾。聚焦关键环节,在精简村级工作机制、优化阵地功能布局、改进出具证明工作等方面下功夫,让村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谋发展、办实事、抓落实,打通为民服务“神经末梢”。

减负增效,厘清职责强服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之所以感到手脚被束缚、肩上压力越来越大,原因主要在于责权划分不到位、不清晰。应明确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责任清单”,厘清基层与部门职责权限,依法依规购买服务,有效破解村级组织“小马拉大车”“人少任务重”等现实困境。增强服务效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一站式”服务阵地,让村民“少跑路”“好办事”,做到减“负”不减“责”、减“负”更担当。建立“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基层的“一根针”,撬动上面的“千条线”,汇聚更多资源力量,解决更多大事难题。

轻痕重绩,建章立制转作风。“痕迹管理”是考核的常用手段,但如果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不仅无益于加强考核,还损害了考核权威。应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导向,整合各类表格台账,杜绝“纸”上形式主义,推动工作更加务实。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严肃问责和激励关怀相统一,推动乡村治理的“关键人”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坚持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凭实绩说话,规范涉及乡村的达标评比和考核检查,推动考核从“纸面上”向“心坎上”转变,让村干部跑出实干最美的“姿态”,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