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镇 赵晓
人才作为新型举国体制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战略要素,应把政府、市场、社会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让更多人才挑大梁、唱主角,实现创新活力向科技主战场聚集。
面向“卡脖子”领域,落好人才“关键子”。从我国科技创新史来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更是我们成就辉煌事业的重要法宝。迈入新征程,必须坚持“四个面向”,聚力破解重点产业发展瓶颈,通过布局重点研发计划、实施专项攻坚行动、组织开展协同创新等方式,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创新核心力量向攻坚前沿聚集,让更多创新领军人才领衔高水平研发团队,持续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基础理论创新发力,形成关键产业出题、领军人才解题的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态势。
搭建“高能级”平台,组好人才“集团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天宫”对接、“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航天领域的任何一项重大成就,都离不开航空航天国家实验室体系的坚实支撑。应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为抓手,布局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联动高校院所实验室、地方政府产业园、企业研发中心等平台资源,让创新人才在高能级平台上实现跨界合作、融合创新、聚合力量,集智攻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健全“赛马式”机制,选好人才“真英雄”。“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须坚决破除“四唯”,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各类人才在更加公平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完善“揭榜挂帅”制度,以关键核心技术“真榜”招募“真帅”,让认真研究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挂帅出征,全面激活“人才引擎”澎湃动力。构建高质量人才联盟,优化人才集团管理机制,打破人才资源、创新智慧“固化”,集天下英才智力,推动智慧资源与技术攻关无缝衔接、同频共振。
涵养“全要素”环境,筑好人才“生态圈”。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关键在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为人才创新创造营造自由宽松、容忍失败的良好环境。要健全技术攻坚参与主体的权责机制,坚持权力与责任相符、贡献与收益相符的原则,进一步淡化行政管理色彩,将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使用配置权、研发成果处置权等专业事权交由人才,让人才获得更多“话语权”。不断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精准研判创新价值,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成人才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攻坚。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