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镇 李锐
近日,《觉醒年代》作为党史题材献礼剧在央视播出后,广受好评。从《青年杂志》到《新青年》,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该剧生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和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于历史深处回望初心,让当代青年感受到革命先驱追求真理的赤子之心,进而审视自我,省悟人生价值与意义。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在民族存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救亡图存。慷慨率性、高举民主科学的陈独秀,沉稳坚定、带来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目光高远、重视调查研究的青年毛泽东,宽容仁爱、崇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以及陈延年、陈乔年等无数爱国志士……他们为了追求真理和理想,求取民众思想觉醒与解放。有的甚至不惜慷慨赴死,以血肉之躯,点亮思想火炬,照亮黑暗破旧的旧中国,引燃百年前的“觉醒年代”,激起广大青年跨越百年的时代共情与精神共鸣。
觉醒之意识于青年而言,弥足珍贵。觉醒了的青年,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即使处于困顿之中,也能潜心积蓄向上的力量。然而,“觉醒”并非自动到来。在如今竞争激烈、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有些年轻人把太多精力放在社交媒体上,沉湎于碎片化信息获取、短视频“轰炸”中,难以静下心来阅读、沉淀,看似读了大量资讯,依旧茫然若失,无法深入地思考问题。更有甚者,在一些恶意解构、戏谑抹黑以及“去思想化”、“去价值化”的鼓吹下,丧失独立之思考,消解奋斗之意志,陷入历史虚无主义难以自拔。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和时代担当。百年前的青年人奔走呼号,致力于民智觉醒,用生命点燃革命火种,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历经坎坷而一往无前,让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如今奋斗的“火把”已传到新时代青年手中,我们必须志存高远、砥砺奋进,从党史中汲取力量,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精神血脉;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信息化浪潮中善于甄别良莠,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丰富认知,开阔思维视野,锤炼过硬本领;以“不可一日无觉醒”警策自己,以奋勇姿态披荆斩棘,以觉醒之意识,铸就无悔之青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