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由此可见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的就是凝聚一批高素质、有见识的乡村人才。
乡村振兴,要吸引社会人才。人才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基层政府要打破阻碍人才引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通过多渠道、多层级、多方式开展实践调研,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补齐乡村人才短板。通过完善人才在住房、社保、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生产生活、法律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增强人才“吸引力”,把各方面的紧缺人才引进来,以人才“活水”浸润振兴“沃土”,真正打造一支懂农业、知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
乡村振兴,要打造本土人才。基层政府要“向下用力”察实情,通过开展实践调研的方式摸清制约本土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痛点难点,找准差距、补齐短板。以“缘”为纽带,借助亲缘、地缘、学缘、业缘聚贤招才,充分挖掘“土专家”“田秀才”资源,积极开展乡贤返乡创业活动、大学生创业就业活动,提供优质政策,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同时,围绕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农村电商等专项培训,推广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模式,着重培养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打造本土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本土农民素质素养。
乡村振兴,要用好各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充分了解各类人才的特点、特色与乡村实际相结合,因才上岗,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树牢“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风向标,科学选拔,精准任用,真正把人才的优势充分运用到助力乡村振兴上来。同时,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锻炼能力、研学深造机会,切实把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等政治素养高、工作作风好的人才选派到基层一线,增强乡村振兴人才力量。
(贵州省三穗县文笔街道办事处 罗长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