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对于国家来说,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对于社会来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对于人民来说,落实基层治理责任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
坚持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蓄能”。基层善治,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根本保障,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下好治理“一盘棋”,画好党建“同心圆”,全力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不断增强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将党的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社会治理活力,为基层治理蓄力赋能。
聚焦民心所向,为基层治理“导航”。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群众意见是基层治理的“指南针”,基层干部有无作为,政策是否落地见效,广大群众最有发言权,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拓宽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鼓励群众参政议政,推进基层治理从政府的“独角戏”向全社会的“总动员”转变。
把握问题导向,为基层治理“固本”。基层治理任务重、难度大、问题多,部分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便会选择懒政、怠政,因此,基层减负势在必行,协同治理才是破题之举。发挥多元化治理主体力量,积极主动团结社区干部、群众、志愿者等力量,吸纳辖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关键少数”,构建起“雁阵格局”,建立“平时植根基层,动时召之参与”的新机制。切实发挥各方力量在基层管理、稳定、服务群众的重大效能。
瞄准时代风向,为基层治理“提速”。当前数字技术方兴未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已深度融合人民的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挥数字科技对基层治理的支撑作用,不断完善基层治理平台,加强以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为核心的数字基建,助力政府科学决策、实现高效治理,打造出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新格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必然要求。(普济镇张园)
新闻热点